太原市疾控中心发布提示:汛期做好防护 保障身体健康
目前,全国多地已进入“多雨+高温”叠加模式,由于高温、高湿和积水污染,病原体极易滋生,疾病传播风险增加。8月6日,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广大市民要从多个方面掌握关键防护技能,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及家人健康。
目前,全国多地已进入“多雨+高温”叠加模式,由于高温、高湿和积水污染,病原体极易滋生,疾病传播风险增加。8月6日,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广大市民要从多个方面掌握关键防护技能,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及家人健康。
8月7日上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北校园召开支援广州市疾控中心流调志愿服务队动员培训会,该院支援广州疾控流调工作就此正式拉开序幕,将发挥公卫专业力量,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会议由学院党政专职辅导员李永强主持,党委副书记王燕芳、院长助理杨博逸教授、团委副书记杜志成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流调)与应急处置能力是精准识别风险、快速阻断传播、有效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关键核心能力,必须紧跟国家战略,践行‘两高四着力’,强化流调能力和技术储备,增强疫情防控效能,推动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8月5日,在2025年河南省
8月6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感染与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孙英伟提醒市民,户外游玩要注意防范蜱虫,暑期境外旅行,也要做好防蚊虫措施,以防感染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都是通过媒介伊蚊(武汉俗称“麻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于蚊媒传染病,当前正值夏季,是蚊虫孳生活跃季节,我市与东南亚、非洲、美洲和珠三角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往来频繁,由广东佛山等地基孔肯雅热、登革热输入我市,引起本地传播
武汉疾控发布《致广大市民预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倡议书》,其中提到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立即就医,切记: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果小区或周边出现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请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8月6日晚上,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预防基孔肯雅热机场、车站、码头旅客健康指引及出行、返回“明白卡”。
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消除肝炎”。为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助力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7月25日,南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区和阳广场开展“世界肝炎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那年年初,22分钟的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忽然在网上炸锅,一句“妈妈我想离开浪浪山”把无数天天挤地铁的社畜直接戳哭。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都是通过媒介伊蚊(武汉俗称“麻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于蚊媒传染病,当前正值夏季,是蚊虫孳生活跃季节,我市与东南亚、非洲、美洲和珠三角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往来频繁,由广东佛山等地基孔肯雅热、登革热输入我市,引起本地传播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都是通过媒介伊蚊(武汉俗称“麻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于蚊媒传染病,当前正值夏季,是蚊虫孳生活跃季节,我市与东南亚、非洲、美洲和珠三角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往来频繁,由广东佛山等地基孔肯雅热、登革热输入我市,引起本地传播
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为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哨点”监测作用,保障市民健康安全,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范及株洲市疫情防控要求,现就发热患者接诊转诊流程提示如下:
7月以来,全国多地进入“多雨+高温”叠加模式,台风、强降水等极端天气常有发生,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由于高温、高湿和积水污染,病原体极易滋生,疾病传播风险增加,8月5日,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防护提示,提醒广大市民要科学认识汛期健康隐患,掌握关键防
你以为只是蚊子咬个包?不,这可能是基孔肯雅热在敲门。8月6日,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基孔肯雅热暂无特效药,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并详细介绍了其症状、预防措施等。
2021年6月的一天凌晨,睡眼惺忪的我在值班室被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头传来紧急的声音:"某医院接诊了数十名中毒患者,目前已有人员死亡……"。我瞬间打起十二分精神,拎起应急流调背包就和同事们急匆匆赶到现场,主治医师抓着病历本对我说"现在中毒原因不明确,不能
8月5日上午,商城县疾控中心联合南街社区居委会、北街社区居委会,在南街社区文化广场开展健康知识科普活动,针对当前持续高温天气及各类疾病高发的特点,向居民普及实用的健康知识,让这个夏天不仅"有温度"更"有健康度"。
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经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备受市民关注,同时增加了大家对驱蚊灭蚊产品的关注度。茂名市疾控中心提醒,选购驱蚊液等产品和杀虫剂要认准“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号,有这些标识的驱蚊灭蚊产品是通过安全评估
更让人意外的是,不少人感染后第一时间就用错了药,还以为是在帮身体“退烧消炎”,结果反而让病情往下滑了一截。这种药,家里人手一瓶,药柜里常年不缺。你可能此刻就在用,甚至还觉得它是“退热首选”。到底是哪种药?为啥会“越吃越糟”?这就得从头说起。
小时候谁没踩过几脚水坑?跳着玩,溅得鞋袜全湿,回家挨顿骂。但现在你还敢随便踩积水吗?别看它只是静静躺在地上的一滩水,它可能藏着足以要命的“毒素”。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深入开展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我们研究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